催生中国科幻大片元年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召开“打通科幻产业化的瓶颈促进科幻IP转化”研讨会


  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天工大厦召开了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第七期——“打通科幻产业化的瓶颈促进科幻IP转化”研讨会,原创科幻大家王晋康、韩松,科幻编剧吴霜,科幻IP中介机构时光幻象,科幻产业下游企业:壹天影业、中天传媒公司、腾讯影业、飞翔时代等文化企业代表三十余人共同探讨打通科幻产业链瓶颈,催生中国科幻大片元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时光幻象公司董事长董仁威(中)介绍嘉宾并作发言


  研讨会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主持。董仁威(时光幻象公司董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主要创始人之一)、韩松(著名科幻作家,新华社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专家委员)、王晋康(著名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任)、余波 (壹天影业常务副总经理)、姜滨滨(中天文化总经理)、林天强(北京市影和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互联网学院副院长)作了主旨发言,分别就《搭建中间平台 开发中国科幻IP》《想象力归来——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幻》《科幻写作与剧本改编》《悄然开启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暨高举理想主义精神风帆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大爆发》《壹天文化电影工业化体系综述》《文化科幻与军事科幻——科幻电影新力量》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


沙龙6.png

发言嘉宾沙龙交流

(左起:姜滨滨、董仁威、尹传红、王晋康,右起:韩松、余波、林天强)


  与会专家对中国科幻大片的前景充满期待,认为,只要科幻文学界与科幻产业界加强沟通,在未来三年内,中国科幻大片会得到爆发式的发展,一个国产科幻大片与引进国外科幻大片并驾齐驱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沙龙1.png

与会嘉宾会后合影



附件1:

 

 

繁荣科普创作 助力创新发展”系列沙龙第七期

打通科幻产业化的瓶颈促进科幻IP转化研讨会

 

发言稿集粹

 


 

目  录

 

1.董仁威

《搭建中间平台 开发中国科幻IP》

2.姜滨滨

《悄然开启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暨高举理想主义精神风帆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大爆发》

3.王晋康

《科幻写作与剧本改编》

4.韩 松

《想象力归来——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幻》

5.余 波

《壹天文化电影工业化体系综述》

6.林天强

《文化科幻与军事科幻——科幻电影新力量》


 

搭建中间平台 开发中国科幻IP

董仁威

 

一、中国原创科幻文学现状

  科幻产业对科幻IP的要求是很苛酷的,当中国影视界认识到科幻是中国影视的下一个热点后,纷纷把目光投向科幻,但是,却苦于找不中国科幻IP的资源。

  是不是中国的科幻很落后,找不到科幻IP的资源呢?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科幻几经曲折,如今已进入初步繁荣的黄金时代,出了许多优秀的原创科幻作品,除了获得了世界雨果奖的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以外,还有一批可与他们比肩的作家和作品,比如,中国当代科幻四大天王之一、核心科幻(俗称硬科幻)的旗手王晋康的《蚁生》《十字》《天父地母》《豹人》等,四大天王之一、社会型科幻(俗称软科幻)的旗手韩松的《红色海洋》《驱魔》《火星照耀美国》等,四大天王之一何夕的《爱别离》《天年》等,中国科幻更新代的旗手、科幻现实主义的倡导者陈楸帆的《荒潮》等,都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作品。还有一批中国更新代、全新代的80后、90后、95后的新锐科幻作家和作品,使中国科幻后劲十足,如江波的《银河之心》、宝树的《时间之墟》、张冉的《太阳坠落之时》、程婧波的《开膛手在风之皮尔城》等,都是获得过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的华人科幻名家的顶尖作品。

  中国还有一支少儿科幻作家大军,他们的作品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粉丝上千万。中国当代少儿科幻领军人物杨鹏的少儿科幻丛书《校园三剑客》,销售量超过500万册,还有中国当代少儿科幻代表作家尹超侠的《少年冒险侠》系列,马传思的《冰冻星球》,陆杨的《奇迹之旅》系列,王林柏的《拯救天才》,汪玥含的《世纪之约》,都是具有很高水平的作品。

 

二、搭建科幻IP的中间平台

  科幻IP是一个没有定论的概念,我这里讲的仅指有转换成科幻影视、动漫、游戏及各种衍生品潜质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科幻小说、科幻文学剧本等)。

  并不是所有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特别是科幻小说,都能转换成科幻下游产业产品的,因此,不能把原创科幻文学作品都称为科幻IP。

  什么样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可以称为科幻IP呢?那就是它具有可以转换为科幻产业下游产品的潜能。

  转换的要素是科幻影视需要的形象鲜明的人物,震撼人灵魂的感情线,流畅有趣的故事,与故事水乳交融的科幻设定,富有哲理的人文内核。

  中国当代许多优秀科幻作品,大多有科幻IP的素质,只是,缺乏识货之人,虽有“千里马”,却少有“伯乐”,科幻下游产业找不到科幻IP资源,叫苦不迭,不少影视公司放弃了发展科幻影视的初心。

  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科幻文学和科幻影视的创作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使其开发成科幻下游文化产品的潜质难以被人发现,“藏在深闺人未识”。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科幻产业发展的短板在于缺乏上游原创文学作品向下游科幻产业产品转化的中间平台。我们时光幻象公司从2016年开始,开辟了原创科幻小说转化为科幻IP的中间平台,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先后成功地将何夕的长篇科幻小说《天年》、中短篇科幻小说《爱别离》,韩松的长篇科幻小说《驱魔》,江波的长篇科幻小说三部曲《银河之心》,程婧波的电影文学剧本《四月的安徒生》等共17部原创科幻文学作品中介售出影视、动漫、游戏及其他衍生产品的改编权,进入生产科幻下游产品的程序。

 

三、创新科幻IP中介平台模式

  在创建科幻IP中介平台的过程中,我们听取了科幻产业下游企业的意见,一方面通过专家层层筛选,提炼出一批有改编成科幻影视、动漫、游戏及衍生品潜质的原创科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和剧本),一方面组织力量(包括作者本人)将其疏理出故事脉络,改编成一个个有流畅故事的文学脚本,具备科幻IP的基本素质,供科幻产业下游企业在选购时参考。

  我们建立了时光幻象科幻IP工作室,发动专业和业余作者,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从近200部作品中,提炼加工出有完整流畅故事的第一批35部科幻IP文学脚本,实行公开招标,投放市场后受到热烈欢迎。

  这只是我们的一种尝试,我国不少以科幻IP转化为主业的文化公司,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少科幻IP转化平台的模式,所以,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时光幻象公司承办,于5月18日召开“打通科幻产业化的瓶颈,促进科幻IP转化”研讨会,以交流经验,促进中国科幻产业的发展。

 

 

科幻写作与剧本改编

王晋康

 

  这段时间,时光幻象对我的不少作品进行了初步的改编,包括《十字》《天父地母》都改编成三部曲,其他还有《豹人》《海豚人》等。他们的工作激情和效率让我十分钦佩。完成的文学初稿我都看过,总体印象不错,觉得它们都基本吃透了原作的主旨,故事脉络清晰流畅。在改编过程中时光幻象一直和我保持着交流,我作为原作者,也多少贡献了自己的一些意见。所有的改编都是几易其稿。

  实事求是地说,科幻写作与剧本改编远不是一回事。拿我来说,就不善于把握电影节奏,不善于把握电影市场的感觉及观众心理。当然原作者也有他的优势,除了对故事主旨的把握较深之外,最大的优势是对故事主线的把握,能够确保它有一个流畅的、逻辑清晰的、没有逻辑bug的故事主线。对于科幻电影来说,这条故事主线可能更重要一些,至少比奇幻或神话题材电影要更重要。当然,在科幻作者心目中的完美的故事主线,是否就真的适合在电影中展现,是否就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这方面电影业者更有发言权。但目前国内电影,也有很多过于追求大制作大场面,追求视觉的刺激,而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故事主线的捶打,这也是事实。

  所以,最理想的做法是,业内的改编者和原作者能深度合作,取长补短,慢工出细活,磨出一个既有坚硬骨架又有丰腴肌肤的美人。

 

 

悄然开启的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暨高举理想主义精神风帆的中国科幻电影产业大爆发

姜滨滨

北京中天同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刘慈欣先生“乡村教师”改编的电影《疯狂外星人》将于19年春节档上映,本片现在的保底发行价格为三十亿人民币;刘慈欣先生的“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18年5月5日正式杀青,吴京加盟电影并盛赞电影剧本激动人心,电影预计于2019年上映。伴随着这两部投资超过三亿元,预计票房达到五十亿元科幻电影的上映,有理由相信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到来了。中国科幻电影将是中国电影重工业化的重要旗手,并与主旋律英雄(军事)电影一起引领中国电影票房。

  除了两部刘慈欣先生电影改编的电影正式上映外,由中天传媒联手日本国宝级导演三池崇史执导,万达影业主投,基于韩松先生名著改编的电影《火星照耀》将于2019年正式开机。本片预计投资不低于三亿元人民币,是我国第一部反映火星、人工智能的主旋律商业英雄电影。中天传媒历时三年打磨剧本和项目,剧本五易全本,给各家电影公司写过上百份电影大纲,经历上百次拒绝的磨难后终于浴火重生,得到了万达影业的青睐,并在其大力支持下顺利进入电影制片的轨道。

  韩松先生的作品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也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刘慈欣老师曾撰文称赞韩松老师的作品写的是三维的科幻,是在科幻金字顶端的科幻作家。吴岩老师这样评论韩松先生的作品:如果能解决翻译问题,韩松的作品将在世界科幻舞台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天传媒经过对韩松先生作品的深入研发,在国内首先提出韩松先生是中国的菲利普·迪克这样的命题,而迪克的作品也是好莱坞最青睐的科幻灵感源泉,是被改编最多的科幻作家。韩松先生这部写于二十年前的《2066火星照耀美国》,于今天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时期,散发出了伟大的思想火焰。

  通过与韩松、何夕两位中国科幻大师的合作,中天传媒发现中国科幻作家的作品是一座盛大的精神花园,里面拥有先锋思想利器,拥有真挚的超越时空的伟大情感故事。而由科幻大师的文学作品到电影项目,中间有漫长、崎岖的道路要跋涉和摸索。中天传媒提出中国科幻第一公里的理念,着手解决由科幻小说到科幻电影剧本的巨大难题。依托软件行业的从业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科幻影视开发、剧本创作管理的流程体系,并培养出了一只精干、高效的团队。通过对接国际化制片体系,有效解决了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导演极度稀缺问题,践行了制片人中心制,并力图使作品具备国际化视野,为进行国际发行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中天传媒研究发现,美国的科幻电影,甚至到科幻行业的作品已经偏离了西方科幻黄金年代以来的理想主义硬科幻发展轨迹,更加多元化,更加人文、也更加怪诞、偏重于表达西方自己的种群矛盾和思想。近年来的美国科幻电影,无论是《降临》《异形-契约》《湮灭》《外星旅客》等这些纯正的科幻电影票房不佳。而这给了中国科幻,特别是中国科幻电影以绝佳的市场机遇。

  中天传媒主张:中国科幻电影以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硬科幻电影为旗帜,融入动作、探险,英雄等电影类型片格局中,将伟大的人文精神播撒于宇宙间的任意时空之内。中天传媒相信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已经到来,中天传媒愿携手中国科幻作家,并呈现更多优秀作品!


 

想象力归来——迈入新时代的中国科幻

韩松

 

  二零一八年,是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诞生两百周年。历经两个世纪,科幻仍魅力依在,并随着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兴起,继续拓展它的影响,尤其在中国,科幻获得了新的资源和能量。近年来,西方一些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中国,欲了解科幻在这片土地上的态势,甚至试图通过科幻,来一窥中国崛起的原因和趋势,以洞悉中国的未来走向。

  事实上,中国科幻已行过很长路程。如果从一九零四年第一部本土科幻小说荒江钓叟《月球殖民地小说》算起

,到二零一八年,中国科幻已有一百一十四岁。在我看来,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高潮期。清末民初是第一次,其时,鲁迅、梁启超等人把科幻小说译介入中国,呼吁“导中国人群以前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但这个过程旋即被战争动荡打断。一九四九年后,中国要建立自己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家要赶英超美,科幻随之再度兴盛,但十年浩劫又将其打断。一九七八年,中国改革开放,向现代化进军,科幻重新蔚然成风,但在八十年代初期出现波折,跌入低谷,《人民日报》亦曾发文《“灰姑娘”为何隐退》,呼唤科幻归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现代化展现新的活力,科幻亦出现第四次高潮。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尤其是最近十年以来,中国科幻愈发呈现繁荣图景。首先,是《三体》及一批优秀作品的问世。刘慈欣的《三体》于二零零六年在《科幻世界》上连载,二零一零年成书出版,二零一五年获雨果奖,是亚洲人第一部获该奖的作品,目前已被译成十几种语言。二零一六年,郝景芳凭《北京折叠》再夺雨果奖。据科幻研究者三丰统计,二零一七年中国出版二百三十多种科幻图书,其中本土原创图书一百一十余种,引进一百二十多种,再创新高。中国已堪称世界科幻大国。其次,作者队伍形成梯队。以“六零后”、“七零后”为主的“新生代”,到“八零后”、“九零后”为主的“更新代”,有了一支比较稳定的创作队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年轻作者,有不俗表现,逐渐成为创作的主力。第三,科幻开始成为一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受到重视和支持。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七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到,“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让我的头脑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二零一六年中国科幻大会并致辞,称“科普科幻工作者肩负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二零一七年十月,九三学社中央组织科幻专场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出席并讲话,与会者讨论了科幻激发民族想象力、促进社会创新的作用。中国一些科技部门和大型企业亦邀请科幻作家作智囊,为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出主意。二零一七年京东商城设立首届文学奖,其中包括科幻大奖,奖金二十万元。百度等知名企业亦对科幻活动进行赞助。科幻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一种主要阅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目前,在主要的大学里,都建立了科幻社团。中国科幻研究如火如荼,以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为首,全国形成多个研究基地。科幻国际交流热烈,版权交易活跃,美英法意日等国竞相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并在大学开设中国科幻研究课程。

  中国科幻的繁荣,在我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国现代化进入新阶段。一般认为,科幻是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副产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伴生现象。它与实验科学、工业制造、电子信息等密切相关,反映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预示人类未来。从科幻的全球发展来看,它与大国崛起的进程是一致的。英法美日俄等国进入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伴随了科幻的热潮。中国如今也在经历这个过程。中国在二零一零年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中国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出国旅行人数超过一亿,这一系列“现代化指标”,与中国科幻的热潮是呈正相关的。二是新人群的出现。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成为科幻爱好者的主力军,很大程度上,是“八零后”支撑起了当今中国科幻的繁荣。他们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分享到现代化成果、亲身体验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为生活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群,自身的知识结构、视野、兴趣也与前人有了很大不同。科幻这种反映科技、变革和未来的文学,很对他们的口味。三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历史上不乏幻想精神,《天问》、《庄子》、《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宇宙和世界的丰富想象力。随着中国进入一个开放、稳定、创新和繁荣的新时代,想象力的归来是必然的。

  因此,中国科幻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现实变迁的一面镜子,也可以说,它就是中国梦的一个映射。如同中国的现代化是全球现代化的一个组成,中国科幻也是世界科幻的一个部分,同时,它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并从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使它在世界科幻的版图上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并进一步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紧密相连。

  根据吴岩教授在二零一六年的抽样调查研究,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科幻的创意创新热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繁荣的中国、崛起的中国、追梦的中国”。该类作品的创意主要集中在展现中国整体实力提高后,科技发展多方面的巨大进步。而这些进步会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世界的美好明天创造了基础。二是“互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此类创意特别关注在互联网和虚拟现实丰富的环境状态下,人类对现实的依存和关注度。虽然虚拟世界存在,但科幻作家更多关心被虚拟所对抗的真实世界的发展。三是“生物、医学与后人类的未来”。该主题特别肯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在未来生活中的作用,对相关领域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预想。特别是生物医学在产业方面的升级换代。作家们认为,后人类状况的出现,可能是下一个必须面对的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难题。四是“航天和航宇技术的未来”。科幻作家特别呼吁要重视非传统航天器的发展,关注航天医学的创新思路,要从长远的方面启动“天体工程”,要在近期特别关注新的太空政策规范下的自主航天活动。五是“未来的战争和武器”。集中于该热点的作品特别关注信息时代的所谓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战场”,关注颠覆性武器的可能出现。此外,要对未来战争的形态和战略思想作更多创新性反思。

  在这些主题之下,当代中国科幻作家对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性的关系,进行了更多的探索性思考,展望了科技革命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使得当代中国科幻进一步超越了早期的单纯“科普型”及“少儿型”模式。

  新时代中国科幻的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社会对它的了解还不够。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科幻反映的主题和内容仍是超前的。公众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文学品种蕴含的巨大潜力,对于科技革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也认知不足。这是造成科幻仍在边缘和小众徘徊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是科幻创作自身还欠缺精品。从二零一七年的本土原创作品来看,力作不多。十年过去了,仍没有出现像《三体》那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作品。科幻作者以业余创作为主,缺乏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打磨精品。他们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也需要提高,尤其是在如何做到让科幻作品更能反映国家社会发展的火热实际方面,需要下更大功夫。三是科幻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甚大。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达标的科幻电影,游戏产业还在起步。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雄心勃勃欲进军科幻领域,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缺乏科学和专业的论证规划,一些挂名“科幻产业园”的项目有名无实。

但总的来看,中国新时代的“两步走”强国战略,尤其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以及文化自信的确立,为科幻创作提供了新的

留言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