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17年11月19日,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嘉年华系列活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国际科幻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举行。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徐延豪,中国科普作协理事长周忠和,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景富等出席论坛并讲话。

图片 2.png

  中国当代科幻更新代旗手、著名青年科幻作家陈楸帆作了《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主旨发言(全文附后)。

图片 3.png

  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功臣、将《三体》推向世界的著名科幻出版人姚海军作了《被发现的中国科幻》的发言,讲述了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历史。

图片 4.png

  著名电影人、华纳兄弟执行副总裁和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赵方作了《好莱坞工业助力中国科幻走向新时代》的演讲。

图片 6.png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作了《科学之美X科幻之魅》的演讲。

图片 5.png

  圆桌对话环节中,中国当代科幻的领军人物之一、南方科技大学吴岩教授主持了中外科幻作家圆桌对话,与《三体》翻译者、著名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及中国著名青年科幻作家夏笳、国际科幻活动家克莉斯托·赫夫、台湾著名科幻作家黄海、香港著名科幻活动家三丰等在对话中畅谈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前景。

图片 7.png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王晋康等同科学家张双南、周力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探讨脑科学领域话题、探讨太空探索相关话题、探讨基因工程技术对未来人类的影响的对话。

图片 1.png

  新华网董事长、总裁田舒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华纳兄弟中国区执行副总裁赵方,北京壹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甘伟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董仁威共同启动科幻IP平台,该平台由新华网及壹天文化共同创办,以完善科幻IP开发产业链、推动科幻产业发展为宗旨,致力于打造集展示、宣传、推广、孵化、交易等于一体的开放合作平台。(董仁威)


附:陈楸帆在国际科幻高峰论坛上的主旨发言


向世界讲好中国科幻故事

文 陈楸帆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帮助中国科幻事业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楸帆。今天我谨代表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向各位介绍一下中国科幻走向海外的阶段性成果及经验总结,也提出未来发展所急需解决的几点问题,权当抛砖引玉,期待今天高峰论坛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


  全球华语星云奖组委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她的创始人董仁威、姚海军、吴岩等,是在中国科幻发展最艰难的时候,看到这个事业的重要性而勇敢地发起的一个全新的事业。在那样的年代中,这样的事情不但不会被人赞赏,还会被质疑。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认为,这种大胆地将国内的创作和出版资源组织起来,为更好地繁荣而努力的工作是擅自越界,是不被支持的。但我们没有管这些质疑,踏踏实实地把奖办起来,不但让国内科幻创作逐渐走向繁荣,更把中国作品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些年我们一直把握在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无疑为中国科幻的海外传播事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在全体中国科幻人的努力巢之下,


  从2011年起,已翻译成外文出版的中国科幻作品超过一百种,翻译的语种超过十多种。微像文化、科幻世界和Clarksworld杂志合作的中国科幻小说翻译项目,从2015年开始已发表近30篇中国科幻小说,并结集成书《未来镜像》。其中非常多的优秀作品都是从我们科幻星云奖的舞台上走出去的。


  而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刘慈欣先生的《三体》三部曲,不仅一举夺得了科幻界最高荣誉雨果奖,也同样征服了全世界众多读者,创造了多项中国文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纪录,英文版全球销量突破25万册,翻译成12国语言出版,并影响了一批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社会精英与意见领袖。而在其带动下,海外学术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解读研究。《三体》已经成为世界科幻史上的一部现象级经典,它所带来的巨大意义及深远影响,无远弗届。


  在《三体》带动下,包括王晋康、韩松、郝景芳、夏笳、陈楸帆、宝树等中国科幻作家作者的作品同样得到关注,包括《十字》、《球状闪电》、《三体X》、《荒潮》等作品也已经或即将出版外文版,而诸如《看不见的星球》《未来镜像》《星云(意大利文)》《转生的巨人》等中国科幻作品选集也备受瞩目。


  可以说,在过去几年间,中国科幻走向世界获得相当不俗成绩,在各领域均有所收获,跟我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在这里总结了几点经验,以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扎根中国,书写时代精神


  在过去几年与海外市场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幻虽然属于幻想性文学,但仍然应该扎根于中华文化,立足中国现实,反映时代精神。


  无论是海外读者、出版界还是媒体、学术界,他们关注中国科幻、喜爱中国科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科幻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与中国人。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强国,人口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占据着不容忽视的位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如何想象未来,中国人如何看待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将极大地影响世界未来的走向和格局。


  以《三体》三部曲为例,便与中国历史、中国精神深刻结合,极好地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充分展现了中国人对于未来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担当,成为世界科幻的一座高峰。这也为我们的科幻创作及海外推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要深挖中华文化根基,传递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在科幻文学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立足创新,走在世界前沿


  科幻是一种反映人与科技关系变化的文类,它面向的是未知与未来;另一方面,科幻小说始终是文学一种,离不开人与社会,离不开对精神领域的洞察,对审美形式的探索。从我们成功走向海外的作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时刻保持敏感度,保持学习心态,提升科学素养,磨练文学技巧,将符合科学精神的思想内核与富创新性、具感染力的文学表现形式完美结合,达到文质彬彬、浑然一体的高度。


  在这一点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果壳网、未来事务管理局、深圳科学与幻想成长基金会及《科幻世界》杂志通力合作、勠力同心,在全国各地所举办的科幻作家与科学家交流活动及科幻写作班。,便是很好的实践模式,希望能够成规模化、系列化地开展下去,帮助更多的科幻科普写作者用更具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形式,反映我国最为前沿的优秀科研成果与科技进展。


三、广结善缘,建立合作机制


  在过去几年中,海内外平台的推广合作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科幻世界》、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未来事务管理局、微像文化等国内机构组织。组委会还与,以及刘宇昆、宋明炜、、Neil ClarkeFrancesco Verso、立原透耶等海外华语科幻作家、学者建立紧密联系,并跟Neil ClarkeFrancesco Verso等海外译者、学者、出版人,同心协力,克服语言文化、市场机制上的种种难关,将中国科幻推向世界,成为今后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的宝贵经验。


  让中国科幻走向世界,必须走出去和请进来并进。我们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及其创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一直致力于华语科幻走向世界的尝试,从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与日本科幻工作者的交流,日本中国科幻研究学者立原透耶等年年来中国参加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活动,科幻星云奖创始人及组委会历届主席吴岩、姚海军、董仁威先后访问日本,。此后中日科幻界开始更加频繁地交流。2016年,美国科幻奇幻协会主席凯特·兰博女士、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之一克莉斯托·赫夫女士、日本科幻奇幻作家俱乐部会长藤井太洋先生应邀来华参加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系列活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请进来的活动,让中国读者认识了世界,也使中国的一批作家在世界科幻舞台上曝光。科幻作家和作品进入国际科幻界的视野。我们永远会记得那些今天,我们又请来在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中起了过关键作用的众外科幻作家人,这些人包括叶永烈、吴定柏、王逢振、郭建中,还有今天在座的杨潇、吴岩、姚海军、刘慈欣、刘宇昆、姚海军、吴岩、立原透耶、杨潇等人,共同探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希望找到一条中国科幻国际化的康庄大道,使中国科幻大踏步地走向世界。


  在未来,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将继续推进中国故事科幻走向世界,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系统化、系列化的海内外交流合作,从创作、培训、评论、译介、开发等全产业链环节切入,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持续运营多方渠道,实现传播上的协同效应,希望能够团结世界范围内所有关注、支持、热爱中国科幻的力量,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献计献策。


  当然,要继续推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事业,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国家应该更多地替民间组织争取地位。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民间渠道更多地吸引华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才能潜移默化地能否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层面。,更多民间组织的支持,既要从政策上,也要从资金上进行。扶持对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事业加大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例如,。许多事情,我们做起来比政府来做更加方便,也更加有效。但我们永远是国家文化繁荣事业的一部分,因此,国家出面站台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能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做成一个奖励世界各国朋友替中国发展努力的平台。我们还想主办每年的华语科幻传播者大会,在会上,希望国家支持我们,甚至以国家相关部门的名义,奖励在海外大力推广宣传中国科幻的机构或个人:我们的鼓励将促进他们更多定期组织举办海内外科幻传播交流研讨会;提供更多专家学者替中国出谋划策,帮助科幻界制定我们走向海外的整体规划与行动计划,等等。相信这些举措能够大大加速并提升中国科幻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总结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幻作为反映科技时代变革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它对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向世界讲好中国科幻故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这一群人的一项重大使命。


  我们衷心期待更多有生力量加入我们科幻星云奖组委会,加入创作、开发、推广中国科幻的朝阳事业,为振兴中国科幻添砖加瓦,为增强中国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