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时间

(一)中国科幻初创期

  科幻小说这个门类是舶来品,是随着中国门户被西方列强打开后由外国传教士引入中国的。

  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国的大门,逼迫大清国被动地实行“开放”,通过不平等条约,将广州、福州、厦门、上海、宁波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

鸦片战争.jpg

     “祸兮福所倚”,外国传教士随着坚船利炮,踏进了大清国的大门,并给国民带来了西方的近代科技知识。他们在广州、香港、福州、上海、宁波等地开设书局,大量翻译出版西方的科学技术读物和科普读物,带来了中国第一次科普热潮。

     19世纪90年代初,一个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到中国,翻译了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的科幻小说(曾称为科学小说、理想小说等,近代苏联和中国始称科幻小说,下同)——《回顾:公元2000-1887》,中文译名:《回头看纪略》,1891年由《万国公报》第35册开始连载。这是科幻类型小说引进中国的元年。

万国公报189212.jpeg

  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发表,连载于《绣像小说》,是中国第一篇原创科幻小说,虽然这部小说明显可以看出受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的影响,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科幻小说,它极好地把章回小说的形式和科幻小说的内核结合起来。但这部小说虽未完成,仅发表35回,但已达13万字。小说描写了一个叫龙孟华的湖南人,参与反清革命,流亡海外。日本友人玉太朗发明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艇,载着他在世界各地寻找失散的妻子。在已发表部分的结尾处,一些来源不明的人驾驶着远远超过人类科技水平的气球飞临海岛。故事中暗示他们来自月球,并把龙孟华和他的妻儿一起带去月球游历去了。

月球殖民地小说.jpg

  荒江钓叟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鼻祖,1904年成为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元年。

  以后,华人翻译家成为翻译引进国外科幻小说的主力,世界科幻科普型科幻小说的一代宗师——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不断地在中国翻译出版,世界科幻社会型科幻小说的一代宗师——英国作家威尔斯的科幻小说也被引进中国,在中国翻译出版。

  同时,一批中国原生代科幻作家,从晩清原创科幻小说萌芽起至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都是科幻小说的草创期。他们不断探索科幻小说的创作形式,陆续创作了多种风格的科幻小说。在这一时期,以科普为目的的科普型科幻是主流,以原生代最重要的科普科幻作家顾均正为旗手。同时,在中国遭受百年屈辱的历史环境下,忧国忧民的社会型科幻创作的数量最多,以中国现代文豪、中国科幻原生代社会型科幻小说“恶托邦”流派的旗手老舍所著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最为重要,这是中国科幻草创期出现的一部具有世界水准的作品。

  中国科幻的草创期延续了50余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戛然而止。在中国科幻的草创时期,涌现出的科幻作家和科幻翻译家,有梁启超、鲁迅、徐念慈、荒江钓叟、劲风、薛绍辉、陈寿彭、吴弱兰、凤仙女史、陈鸿碧、张昭汉、筱竹(高行健)、包天笑、徐桌呆、鲁哀鸣、李薇香、老虬、吴镇之父、吴趼人、陆士锷、碧荷馆主人、周楞伽、许地山、毕倚虹、熊吉、秋山、顾均正、张毅汉、林纾、郑振铎、茅盾、李林、黄裳等30余人;作品晚清有创作的42部(篇),译作73部(篇),民国时期没有准确的统计数,但不论是译作,还是原创科幻小说,都比晚清时代多许多。

 

1891

11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来到中国,翻译了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的科幻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中文译名:《回头看纪略》,由《万国公报》第35册开始连载。这是科幻类型小说引进中国的元年。

 

1892

3

  《回头看纪略》在《万国公报》第39册连载完毕。

 

1898

5月11日

  《中国官音白话报》第7期开始连载改名为《百年一觉》的李提摩太译美国作家毕拉宓(爱德华·贝拉米)的科幻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

 

1900

  经世文社刊行逸孺译凡尔纳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这是华人翻译科幻小说的肇始,也是西方科普型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作品进入中国的开端。

八十日环游记.jpg

 

1902

11月14日

  在梁启超创办的《新小说》创刊号上开始连载由卢藉东、红溪生据太平三次的日译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转译(该译本据英译本转译)的凡尔纳科幻小说:《海底旅行》(后更名为《海底两万里》)。

 

1903

  鲁迅译凡尔纳科幻小说:《月界旅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鲁迅译凡尔纳科幻小说:《地底旅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鲁迅翻译小说.jpg

 

1904

  荒江钓叟创作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发表,连载于《绣像小说》,是中国第一篇原创科幻小说,虽然这部小说明显可以看出受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的影响,但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科幻小说,它极好地把章回小说的形式和科幻小说的内核结合起来。但这部小说虽未完成,仅发表35回,但已达13万字。荒江钓叟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鼻祖,1904年也成为了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元年。

 

1905

  徐念慈(笔名东海觉我)原创的华语科学小说:《新法螺先生谭》(1904年徐念慈的系列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史》连载,前二部为《法螺先生记》和《法螺先生续记》,为翻译小说)连载完毕,徐念慈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肇始者之一,中国原生代科幻代表作家之一。

新法螺先生谭.jpg

9月19日

  吴研人《新石头记》在上海《南方报》连载(1908年40回标“社会小说”出版),是社会型科幻的代表作之一。

 

1906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包笑天发表原创科幻小说《梦想世界》。

 

1908

  包笑天发表原创科幻小说《世界末日记》《空中战争未来记》。

 

1909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许指严在《小说时报》上发表科幻小说(标为理想小说):《电世界》。

 

1912

10

中国科幻原生代社会型科幻“乌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鲁哀鸣,在汉口人道学社出版了科幻小说《极乐地》(标社会主义小说),描述一群造反失败者漂流到一个叫“快乐岛”的小岛上,建立全面美好的理想社会的故事。

 

1913

9

  侦探小说大师,同时也是世界科幻小说巨匠的英国小说家柯南道尔的长篇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时译名为《洪荒鸟兽记》)由李薇香译,在《小说月报》第四卷上发表。

 

1915

4

  现代科幻小说的一代宗师——英国科幻小说家威尔士(即威尔斯)的《时间机器》,由心一翻译,译名《八十万年后之世界》,由上海进步书局出版;同时,威尔斯1895年创作的科幻小说《火星与地球之战争》(后译为《星际战争》)由心一译、进步书局出版,这是西方社会型科幻小说之父威尔斯的作品进入中国的开端。

10月20日

  中国科幻原生代社会型科幻“乌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老虬,在《大中华》第1卷发表科幻小说《解甲录》(标理想的政治小说)。

大中华第一期.jpg 


1916

1月1日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会型科幻“狂想型”流派的旗手之一秋山的《消灭机》在《中华小说界》第3卷第1期发表。作品描述了一种有摄魂功能的新武器——清灭机,并以此为科幻内核,编织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社会型科幻“狂想型”流与科普型科幻的创作理念相对立,并不要求小说具有科普功能,而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一种奇特的工具或武器,然后围绕这种机器展并故事。这种类型的科幻小说,相当接近于中国当代提倡的“核心科幻”。

 

1917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会型科幻“反乌托邦型”流派的旗手之一毕倚虹的《未来之上海》在上海时报馆出版,这是“反乌托邦型”流派的代表作之一。他描绘了百年后的上海,虽然科技发达,人们的生活过得也好,但社会政治腐败、道德沦丧,在百年后的今天,看看这篇小说,警示意义非凡。

 

1920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社会型科幻“狂想型”流派的旗手之一徐桌呆的科幻小说:《不老泉》发表在《小说新报》上。

 

1923

10

  徐桌呆的社会型科幻“狂想型”流派代表作、长篇科幻小说《万能术》开始在《小说世界》上连载,这是中国的第一部完整的原创长篇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也是一部有十万字的长篇科幻小说,但未写完)。

 

1926

1月10日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科普型科幻”的旗手顾均正在《学生杂志》1926年第13卷第一期发表原创科幻小说《无空气国》。

学生杂志.jpeg

 

1932

  中国现代文豪、中国科幻原生代社会型科幻小说“恶托邦”流派的旗手老舍,以旧中国为模特创作的长篇科幻小说《猫城记》,这是一部具有世界水准的小说,后来代表世界文坛最高荣誉的诺贝尔文学奖曾经钟情于它。主人公乘坐飞船来到火星,遇到当地智慧生命猫人,目睹猫人国灭亡后半年,乘法国探险飞船回到地球。猫人社会是个虚拟的火星国家,影射着千疮百孔迟早要灭亡的旧中国社会。这是一部典型的社会型科幻小说,学者将其归类为乌托邦小说的反面“恶托邦”,即一个令人绝望,不灭亡就没有出路的社会。贯穿着全文始终的有一件物品——迷叶,这个使猫人须臾不得离开的粮食替代品,发挥了巨大的毒害作用,是猫人社会走向衰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作为药物能医好个人却治死了国家,正是残害我们国人一个多世纪的鸦片的缩影。

 

1935

  中国科幻原生代代表作家之一筱竹(高行健)在《科学世界》发表《冰尸冷梦记》,其科学内核是70年后才出现的“人体冷冻”技术,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具有世界水准的科幻小说之一。

 

1939

  顾均正创办《科学趣味》杂志,陆续在杂志上发表根据译作《和平的梦》《伦敦奇疫》《在北极底下》及顾均正原创科幻小说《性变》。

科学趣味第一卷.jpg

 

1940

  顾均正译著科幻小说集(包括翻译、改编及原创的《和平的梦》《伦敦奇疫》《在北极底下》及《性变》等4篇作品)以《在北极底下》为名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小说作品集。

  许地山创作《铁鱼底腮》(潜艇)发表,是中国一篇与军事国防工业有关的科幻小说。

 

1941

  包天笑的科幻小说《无婴之村》在《小说月报》11期上发表。

 

1942

7月1日

  包天笑的科幻小说《两性之国》在《小说月报》22期上发表。

12月1日

  徐桌呆的科幻小说《火星旅行》在《大众》第2号“小说”栏发表。

 

1943

  熊吉的科幻小说《千年后》发表,描述了人类移民外太空各星球时高度发达的科技下的生活,幻想了“人造子宫”等现代正在变为现实的技术。这是一部社会型科幻“反乌托邦型”流派的科幻小说,表达了对理想社会中,抹杀人个性、自由,千篇一律的生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