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时间

六、中国科幻的海外兵团——海外“十雄”助阵中国科幻崛起

  在中国科幻崛起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科幻作家的助阵很重要,他们或者将中国作家的作品译介至海外出版,或者在中国内地的刊物、出版社发表自己的作品,使中国科幻新的高潮更加热闹。与中国大陆科幻界保持紧密联系,并在大陆发表作品,积极参加大陆科幻界活动的海外兵团,有十位科幻名家:刘宇昆(美籍华人)、北星(赵如汉,美国华侨)、西夏(夏彤,加拿大华侨)、谭剑(中国香港)、狐习(胡绍晏,新加坡华侨)、黄海(中国台湾)、张系国(中国台湾)、李伍薰(中国台湾)、平宗奇(中国台湾)、林健群(中国台湾)。

  1、刘宇昆(1976- )

  美籍华人,著名科幻作家,世界科幻最高奖项雨果奖、星云奖双奖得主。他在8岁时,与父母从兰州移民美国,法学专业毕业,目前在波士顿从事律师工作,业余写作科幻小说。在2009年4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刊载了刘宇昆的两篇小说《爱的算法》和《单比特错误》。其中《爱的算法》一文深受读者好评,此后,他的许多科幻小说在中国国内发表,逐渐为国内的科幻迷熟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集《爱的算法》《杀敌算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宇昆的科幻小说集《思维的形状》。

  2012年,在芝加哥举行的第70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刘宇昆的小说《手中纸,心中爱》(The Paper Menagerie)获得了2012年雨果奖的最佳短篇故事奖、星云奖最佳短篇故事奖 。2013年《物哀》再次获雨果奖最佳短篇故事奖。由此刘宇昆也成为了继姜峰楠之后又一位华裔世界科幻最高双奖获得者。刘宇昆也成为继特德·姜之后又一位获得星云奖的华裔科幻作家。

  刘宇昆还将刘慈欣、陈楸帆、郝景芳、马伯庸、夏笳等中国国内科幻名家的作品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表,起到了沟通中西科幻的桥梁作用。2014年因为把《三体》等优秀中国科幻小说成功译介到西方,获第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特别贡献奖。2015年,刘宇昆翻译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英文版的名称被译为《The Three-Body Problem》,获得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2014年度“星云奖”提名;获得世界科幻协会2015年度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刘宇昆翻译并推荐的郝景芳著《北京折叠》于2016年获得“雨果奖”。

  2、北星(1964- )

  本名赵如汉,旅居美国华侨。出生于武汉市武汉大学数学系获得学士、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硕士、芬兰约恩苏大学(University of Joensuu)数学系博士。1999年后在美国多所大学作访问学者,现在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鲁克波特学院数学系任教授。

  1987年开始在《科学文艺》发表科幻作品,以原名和笔名北星在《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世界科幻博览》《知识就是力量》等杂志发表原创小说和译作多篇。代表作有《超脑》(获得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三等奖)《玫玫》《21世纪考察笔记》《黎曼的猫》等。他开创了中国伪科学幻想小说流派。伪科学幻想小说代表作有《自由坠落》《超音速》和《最深的是马里亚纳》等。曾获全球华人科幻星云奖最佳电影创意奖银奖以及最佳科幻迷奖银奖。现为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北美地区联系人,以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组委会成员。

  3、西夏(1967- )

  本名夏彤,加拿大华侨,电影剪辑师、电视编导。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系、加拿大Emily Carr艺术大学电影系,曾在地震监测、人工智能、广告创意等多个领域工作。1998年移居加拿大。电影作品多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并获奖,自2007年起在中央美术学院电影系任教,曾为《科幻世界》杂志主持影评专栏,曾担任首届华语科幻短片影展策划人、华语科幻星云奖评委,译著包括《眨眼之间》《剪辑之道》《温斯顿特效》《科幻电影批评导论》等。

  4、黄海(1943- )

  原名黄炳煌,另有笔名凌霄子,中国台湾作家,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期在联合报工作,退休后担任多座大学的科幻讲师,是中国台湾科幻小说的鼻祖之一,现担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会长。他的少儿科幻小说在大陆受到欢迎,代表作《纳米魔幻兵团》由希望出版社出版,销量15000册,获2015年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少儿图书银奖。《时间画廊》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短篇小说银奖。

  5、谭剑(1972- )

  中国香港科幻作家,英国伦敦大学电脑系学士、布拉褔特大学企管硕士,曾任程序设计、系统分析及项目管理学等工作,并开设顾问公司。2007年,科幻小说《免费之城焦虑症》获“倪匡科幻小说佳作奖”,有“倪匡”的传人之称,擅长运用网络、科技、文化及商业趋势,其科幻小说《人形软件》获首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其后,《人形软件》及《人形软件2》在大陆出版。《光栅谋杀案》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银奖。

  6、李伍薰(?- )

  中国台湾青年科幻作家。2010年,他的长篇科幻小说《海穹英雌传》获全球华语科幻小说奖最佳长篇小说入围奖。《海穹英雌传》极具台湾特色,是台湾传统的海洋文学代表作之一,在台湾很受推崇。李伍熏是学生物的,曾在台北市立动物员实验室、中华自然生态保育协会任职,后来在3D动画公司担任科学节目编剧。获奖消息在台湾报刊披露后,李伍薰的名声大噪。李伍薰应邀作为特邀佳宾前来中国大陆参加了首届至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活动。《科幻世界》杂志社也发表了他的科幻小说,使大陆科幻迷们开始认识他。2014年,《海穹英雌传》在中国希望出版社出版。2015年,《3.5:强迫升级》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科幻小说银奖。

  7、平宗奇(1983- )

  中国台湾青年科幻作家,生于台北市,先后在六和高工机械工程科、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毕业。写作较喜欢任近未来技术演进与社会变革进行对话。短篇小说《智能人生》获2014年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短篇金奖。现在大陆工作,在上海浩林文化公司负责科幻产品的开发。

  8、狐习(1974- )

  本名胡绍晏,新加坡华侨,科幻作家与翻译家,上海交通大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学位,现旅居新加坡。自2006年以来翻译出版的长篇译著有《冰与火之歌》系列(与屈畅,谭光磊等合译),《遗落的南境》系列,《实时放逐》,《地疤》和《城与城》。从2015年起开始创作原创科幻小说,在科幻星云网主办的第四届联合征文中入围十五强。2016年,在第七届全球华语科获得最佳新人金奖,《异质纪年》获最佳中篇小说银奖。另外,他也是《科幻世界》惊奇故事(Amazing Stories)网站驻站博客撰稿人,用英语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科幻的情况,迄今已发表十余篇专栏文章。

  9、张系国(1944- )

  中国台湾科幻小说鼻祖之一,台大电机系毕业,留美获伯克利加州大学电脑科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知识系统学院院长。著译除电脑科学专著数十种外,另有长、短篇小说等;科幻小说创作计有短篇《星云组曲》及《夜曲》二种,长篇《城》三部曲:《五玉碟》《龙城飞将》《一羽毛》。《多余的世界》获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下沉的世界:海默三部曲之二》获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银奖。

  10、林健群(?- )

  中国台湾科幻评论家,是中国科幻海外兵团中评论界的代表人物。2006年,林健群著《在经典与人类的旁边——台湾科幻论文精选》由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该书荟萃了台湾新老作家15篇科幻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时期、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论述了科幻文学的起源发展、不同作家的作品特点及写作手法、科幻与跨学科等问题,分析了科幻文学的本土化发展前景,为海峡两岸的科幻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近年来,为吴岩主编的《20世纪中国科幻史》撰文。